“哈佛跑卫”何凯成:橄榄球是人生的课堂

2017-02-10

   12岁那年何凯成和姐姐因家庭变故去投奔远在美国生活的姑姑,那时的他对未来的生活一无所知。15年后,哈佛毕业生何凯成重新踏上故乡的沃土,以创业者的身份开启人生新篇章,踌躇满志。支持着他战胜命运考验,树立人生目标的正是美式橄榄球。

用橄榄球叩开哈佛大门

   何凯成出生于台湾,小时候曾拥有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。然而12岁那年,父亲因病离世,母亲身患精神疾病被送院治疗,何凯成和姐姐几乎被送入台湾地区的孤儿院。幸运的是,身在他乡的姑姑决定收养他们,将他们接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佐治亚州。面对接踵而至的磨难与挑战,何凯成并没有轻易沉沦。由于从小展现了不俗的运动天赋,他加入了篮球、田径及橄榄球三个校队,用运动帮助自己适应新环境,融入新生活。

   在14岁前,何凯成从未真正接触过美式橄榄球。因为小学时百米速度就已经逼近12秒,他被教练安排打跑卫的位置。起初他并不熟悉这项运动的规则,只会带着球向前冲。不过随着不断深入地了解与参与,何凯成在提升跑卫技能的同时也结交了一群新朋友。他的英语愈加熟练,自信也不断提升。在了解到美国教育体系对运动非一般的看重后,何凯成更是疯狂地投入到训练之中,在与本地学生地激烈竞争中磨砺自我,最终获得了哈佛的青睐。

因橄榄球确定人生新航向

   2006年,何凯成进入哈佛大学就读并在橄榄球校队中竞争主力位置。当时亚裔很少能进入哈佛的校队,林书豪从校报上读到了何凯成的故事,并在一次聚会上和他结识。两人从此成为了志趣相投、互相激励的好兄弟,并在大二成为了室友。在哈佛大学效力期间,何凯成入选过常春藤联盟最佳阵容第二队,并带领球队在2009年全年保持了不败的战绩,“哈佛黄色闪光”的名号也在校园和赛场上流行开来。虽然在大学后半段他因伤病不得不远离赛场,但橄榄球的对何凯成影响却远未结束。

   很多人对于美式橄榄球的第一印象是一项靠身体的运动,在何凯成看来这显然是一种误解:“比赛的背后其实是无数时间的准备和付出,不仅是身体的训练还需要智慧,事实上在大学时我们看录像的时间比在球场上的时间更多”。球队战术成功的背后,往往凝聚着无数小时的思考与演练。赛场上的战局瞬息万变,比拼的更是球员的头脑与球队的团队凝聚力。要想取得成绩,每个人都必须保持勤奋的态度去提升自我并学会与他人合作。除此之外,橄榄球赛场也培养着球员的品格,每个人在场上都是全力以赴,这是对队友的尊重,是对对手的尊重,也是运动家精神的体现。

   在潜移默化间,橄榄球不仅帮助何凯成一步步提升自我,也像灯塔一样帮助他照亮了人生的新方向:“橄榄球帮助我认识到埋头实干的重要性,能够塑造团队精神,领导力和良好的品格。这是我们目前欠缺的一种教育体验,也成就了我创业的使命:希望运动能和教育结合,让运动成为教育的一环”。

返回顶部